当前位置:首页 > 资讯 > > 正文

政策利好频传,万亿赛道智慧停车能否再站风口?

来源:星空财富BJ    时间:2023-05-10 04:59:51

作者/星空下的烤包子

编辑/菠菜的星空

排版/星空下的韭菜


(相关资料图)

刚刚过去的“五一”假期,国内旅游出游已经达到了 2.74亿 人次,已经恢复到了疫情前的水平。其中自驾游已经是公众比较常见的一种选择。但在自驾的过程中,笔者猜你肯定遇到过车位难找、乱停车的问题。

据不完全统计,国内的停车位缺口其实高达 8000万个 。中国大城市汽车与停车位的平均比例约为 1:0.8 ,中小城市约为 1:0.5 。遇到上述这种难停车的情况,往往你在旅途上的心情也会大打折扣。

但所谓有痛点的地方就有需求,有需求的地方就会有供给。最近几年,随着AI时代的到来,建设新型智慧城市成为不少地区发力的重中之重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不少玩家涌向了停车这条细分赛道, 智慧停车 的概念应运而生。智慧停车毫无疑问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环节。

今天笔者就带你走进智慧停车,看看这是不是一条小而美的赛道。

一、锦上添花,不是雪中送炭

简单来说,智慧停车就是通过互联网、AI、移动支付等技术,将城市中有限的停车资源更好地利用起来,实现停车位资源状态的实时更新,以及停车位资源利用率的最大化等。

而为了解决停车难的问题,不少城市粮草未动,兵马先行,从顶层设计上做足了功夫。比如 青岛 就将“停车设施建设”列为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八大行动之一,比如合肥成立智慧泊车产业集团,构建停车治理的产业体系。值得关注的是,首个智慧停车国家标准也在最近刚刚发布。

《智慧停车总体要求》中的主要内容

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,这条细分赛道最近也迎来资本市场的高度关注,产业玩家们也是勇攀高峰。比如捷顺科技(002609)旗下捷停车大数据中心报告就显示,捷停车五一期间一共服务了车主 2059万次 ,车主通过平台线上缴费订单金额达 1.9亿 ,智慧停车的习惯也在加速养成。

捷顺科技股价走势

另一边,造车新势力也没有闲着。威马汽车也联合百度,推出了可自主泊车的W6以及可查询目的地 停车场信息 的智慧停车服务。理想状况下,车主在指定地点下车后,威马W6就会自动寻找车位并停车。

但是从威马的业绩面上来看,2019-2021年,威马三年合计亏损超 170亿元 ,而且去年的销量也出现了严重的下滑。拥有智慧停车服务的W6,去年销量仅为 6364辆 ,全年累计销量未突破1万辆。

虽然这个锅肯定不用智慧停车服务来背,但是智慧停车的吸引力有多大,还是需要时间来检验,毕竟笔者看来,它可能并不是一般车主购车要考虑的主要因素。

除此之外,还有紧跟热点的玩家。比如百胜智能(301083)就透露要将最近爆火的ChatGPT运用到智慧停车产业中,优化无人值守智慧停车解决方案。

二、能盈利,是关键

如果我们把智慧停车的产业链打开,你会发现上游是各类的设备供应商,比如 高位摄像头 无线网关 云计算平台 等等。客观地讲,上游设备的硬件技术相对成熟,门槛也比较低,成本占到 60% ,竞争也比较激烈。

上游设备软硬件成本对比

而中游则属于智慧停车解决方案提供商们。智慧停车的商业模式主要有 车位共享信息 车位预订 车位共享 等等。

据笔者和行业内专家沟通,玩家们这两年出现了价格战,毛利率普遍仅为 10%左右 ,这也让不少玩家向后端的 运营服务 延伸。从运营商之一的科拓股份业绩来看,虽然去年IPO闯关失败,但净利润连续三年增长,综合毛利率也保持在45%左右。

捷顺科技回复

但是也并不意味着科拓股份可以高枕无忧,其智慧停车管理系统业务的收入占总收入的六成(4.5亿元),但离行业龙头捷顺科技(约9亿元收入)有着不小的差距,而且其也是不少地产玩家的供应商,所以应收账款的 坏账风险 也需要让投资者警觉。

三、多大的市场空间?

笔者认为,当下停车位数量跟不上汽车保有量的增长,这其中的缺口为智慧停车系统提供了加速渗透的可能。据专业机构预测,在传统停车场改造的推动下,三年后智慧停车的市场规模将达到 1.1万亿元 。

而为了形成这个万亿的市场,如何将一个个停车场信息连接,避免出现信息孤岛,形成较为统一的建设标准,成为智慧停车玩家们万变不离其宗的话题。

而顶层协助玩家将企业之间的 资源打通 ,才是避免出现资源重复建设的根本途径。

注: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。股市有风险,入市需谨慎。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。

关键词:

精心推荐

X 关闭

X 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