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资讯 > > 正文

央广财评|坚持绿色发展,擦亮生态底色 让更多美丽乡村走向共富 世界速递

来源:央广网    时间:2023-06-17 15:24:47


(资料图片)

自2003年浙江启动实施“千村示范、万村整治”工程(以下简称“千万工程”),20年间,一条从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到改善乡村生态环境,再到促进产业蓬勃发展、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科学路径日渐清晰。

不断拓宽绿色发展道路,探索打通生态价值转化通道,是浙江深入推进“千万工程”的积极探索和成功实践。得益于村容村貌的华丽蜕变、乡村产业的迭代升级,20年间,浙江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3年5431元提高到2022年37565元,村级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的行政村占比达51.2%。累计培育农创客超4.7万名,打造出“衢州农播”、丽水“农三师”等一批人才培养品牌。美丽乡村促进了美丽生态、美丽经济、美好生活的有机融合。

生态环境保护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关键环节,农民居住生活环境美不美、空气水土质量优不优,直接关系到农村盘活乡村资源促进农民增收的空间广不广、聚集人才资金的引力大不大。

在义乌,告别“脏、乱、差”的李祖村吸引了大批青年返乡就业、创业,干净、整洁、美丽的村容村貌让不少创业调研团队“种草”李祖村,拆除危旧房、完善村内外基础设施,更为创客们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。截至2022年底,李祖村农创客队伍累计带动消费500万元,带动村民人均增收2500元,推动村集体经营收入突破100万元。在绍兴市柯桥区漓渚镇,因兰花闻名的棠棣村,将村落的资源优势、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,围绕兰花特色产业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,年接待培训2.5万人次以上,游客14万余人次,直接创收700余万元,带动花木销售额增加1000余万元,村集体经济年增收达200万元以上,村民人均收入已超12万元。作为浙江油茶重点产区,衢州市常山县持续丰富“油茶+”旅游业态,2022年实现“油+游”收入超3亿元,带动约5万名本地农民增收。在常山县芳村镇园区新村片区,曾经破败的老厂房“变身”为古法木榨油坊,深受游客喜爱,仅2022年累计销售油茶8万余斤,销售额520余万元;带动周边近200名村民就业,覆盖50余名低收入农户,促进人均增收2万余元,村集体增收50余万元……随着“美丽乡村+”农业、文化、教育、旅游、康养等乡村新业态的不断涌现,越来越多充满活力的“美丽经济”成为实现农民共富的源动力和强引擎。

回望过去的20年,“千万工程”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,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。从“室内现代化、室外脏乱差”到“室内现代化、室外四季花”,从“坐在垃圾堆上数钞票”到“端稳绿水青山‘金饭碗’”,这是村民们津津乐道的切身体会,也是“千万工程”成效显著的有力印证。究其根本,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,挖掘生态价值实现有效转化,是其中关键因素之一。

立足当前,“千万工程”是浙江聚焦乡村振兴、建设美丽乡村、奔向万村共富的真实写照,也是推进高质量发展、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动能的鲜活范本。

美丽乡村既是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,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只有环境好了,生活才能更好。良好的人居环境是广大农民的殷切期盼,要坚持绿色发展,打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,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。

随着整治范围不断延伸、内涵逐渐丰富,“千万工程”将从“千村示范、万村整治”引领起步,到“千村精品、万村美丽”深化提升,再到“千村未来、万村共富”迭代升级,逐步形成“千村向未来、万村奔共富、城乡促融合、全域创和美”的生动局面,最终绘制出产业兴旺、生态宜居、乡风文明、治理有效、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图景。

学习推广“千万工程”经验,让全国69万多个行政村村村美丽、人人富足,就需要充分认识到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,必须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。同时,因地制宜、科学规划,把生态账和发展账一起算,培育更多更具特色、更有活力的“美丽乡村+”新业态,推动田园变公园、村庄变景区、农房变客房、村民变股东,把“生态优势”变成“民生福利”,让生态立村、生态致富的成功范本助力更多美丽乡村走向共富。

关键词:

精心推荐

X 关闭

X 关闭